1635汉风再起_第二九五章 泰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五章 泰安 (第6/7页)

几年,因为做事干练,先后任职开元县民政庶务官、新淮安县负责拓殖的庶务官、广宁堡指挥使。两年前转升泰安知县。

    在汉洲十余年间,他逐渐发现,齐国官员任职升迁,只注重实绩,对你能做什么道德文章根本不在乎。而且,因为是一个移民汇聚的新型王国,对出身和资历更是一点也不看重--当然,这个建立方才二十年的王国,也无所谓高贵出身和深厚背景的世家大族,只要能在地方做出优异的政绩,一个畅通的上升道路,会向所有具有一定治政能力的官员所开放。

    另外,齐国上下对各类机器和科学的重视,也让王忠毅内心深处对工物机器的热爱,也慢慢释放出来。在治理地方,管理庶务之余,他会经常组织泰安当地的工匠和学者一起研究和制造有利于工农业生产的各种器物。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对于这句齐王经常挂于嘴边的话语,他是深以为然。一个国家,一个地方,若是能用众多的机器,轻松生产出巨量的商品,那将意味着,在有限的人口规模当中,社会产品数量得到急剧增加,相应的,人们可能获得的物质资源或者财富也将比以前提升数倍。

    丰衣足食,民富国强,进而天下大治,这个只存在于上古传说中的盛世场景,必将在我齐国得以实现。

    在经过数日的研究和改进,一架以畜力为动力输出的脱粒机粗粗研制成功,在一头骡子的牵引下,这台脱粒机可以做到每小时完成三百公斤左右的谷物加工,使得效率较此前使用石磙脱粒,效率足足提升了五倍之多。该机器的发明,比后世英国人安德鲁·米克尔研制的谷物脱粒机足足提前了一百二十年。

    “这个机器部件若是全部都采用铁件制作,估计可以更加经久耐用一些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