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六五章 潮涌(五) (第3/11页)
永初和十余位大臣纵火焚烧行宫,以一种非常激烈的方式,表现出了大明朝廷的贞烈和皇帝的尊严。这使得清军未能活捉伪明君臣,不能尽全功,稍稍有些遗憾。 在纵兵屠城五日后,鳌拜召见了献城投降的蒋永锐,好奇地询问他为何要降顺我大清。 蒋永锐先是沉默无语,最后长叹一声,神情尴尬地道出了他为何要叛明降清。 两年前,永初帝突然宣布要行变法,以此富国强兵,聚集实力,恢复大明江山。 变法若干事项中,余者无论,但其中的农事法和兵事法,却深深地刺激到了以蒋永锐为首的军队将领。 农事法,朝廷要在登莱控制区域内取消实施了数年的军屯,准备开始平均地权,将土地分给无地、少地的农人和士兵。不过,此举在实施中,因为朝廷缺钱,无法对那些因战乱被军中大大小小的军头及其亲属占据的田地进行赎买。故而,朝廷将那些无法拿出甲申年以前地契的土地,一律无偿收回。 而兵事法规定,军中将核实兵籍和兵员,禁止吃空饷喝兵血。仿齐国军政,兵役动员和军队作战分属民政和军部,府县乡镇全面建立乡兵预备役制度。兵部设立参谋合议制,原兵备道和锦衣卫分出部分人员,成立宪兵部,替代以前的文官和太监在军中的监军模式。 这两项变法条例,顿时引起了军队将领的不安和愤怒。收回田地,无异于夺人钱财。点检核实军籍和兵员,这是要绝了军头们的日常花销。还有那个直属皇帝的所谓宪兵部,如同军中的东厂,将皇帝的眼线植入军中基层,无论大小事情,皇帝都能一清二楚。 作为永初朝廷最大的军头—蒋永锐,自皇帝登基立朝以来,一手拉起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