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一章 苏伊士港事件 (第2/8页)
枪在奥斯曼帝国军中陆续列装,并通过实战检验,其质量和性能得到了军队上下一致认同,比他们自己兵工厂生产的军械要强多了。如今,来自齐国的军械,已经成为奥斯曼帝国最大的进口商品,每年多达两百多门火炮,四千多支燧发枪,通过苏伊士港,运往奥斯曼本土,并迅速装备到欧洲的前线部队。 早在八年前,齐国就通过巴巴里海盗向奥斯曼帝国传达了愿意与其建立正式的外交和商贸关系,并希望双方互相派驻全权外交代表,以更好地维护彼此友好合作关系。不过,一直未得到回应,想来是他们对这个南方新大陆的“弹丸小国”,不是很感兴趣。 然而,穆罕默德四世开始以真神教正统派领袖的身份,指挥对欧洲各基督教国家的征战,以此来树立自己的权威。但因帝国内伤严重,财力匮乏,虽一度取得优秀战绩,但战绩每况愈下。尤其1663年进攻神圣罗马帝国时,惨败于中欧联军,还被迫签订为期20年的和平协定,更使得素丹从此不再具有废立东欧各国君主之权。 茫然四顾,奥斯曼帝国面对的全都是敌人,北方的神圣罗马帝国,东方的萨法维帝国,西边的威尼斯、西班牙等海上强国。唯有南边,才有那么一丝安全存在。不过,埃及行省虽然有伊斯坦布尔派驻的总督,但面对埃及地区根深蒂固的马穆鲁克的势力,无法做到统而治之,只能维持表明上的羁绊,而且还时不时地闹出兵变和民乱。 主政的大维齐尔科普鲁律.法佐.艾哈迈德帕夏励精图治,整治吏治,恢复社会经济稳定,改革军队,准备再次复兴帝国荣光。一名奥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