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四章 毛利人的战争(一) (第2/8页)
的氏族之间的频繁的纠纷和争斗依然不可避免。在大战之后,他们会将俘虏直接枭首,头颅插在木棍上,传说他们尤爱吸食脑髓。 毛利人的部落有着专门的武士阶层,他们不需要劳动,只是负责战斗,保护家园。至于劳动则交给普通的庶民和奴隶完成。 他们最常用的是一种“塔雅哈”的木质长矛。这种长矛长度超过1.5米,一头尖锐,一头扁平。毛利人没有铠甲,这种木质长矛是非常致命的,无论刺杀还是敲击,都可以迅速杀死敌人。 不过,在齐国人看来,毛利人的整体军事方面是落后的,他们连弓箭也没有发明。要知道,这个时期,即便是落后的印第安人,也大量使用弓箭。毛利人拥有的远程武器主要是标枪,射程一般只有二三十米。这种标枪没有金属枪头,为了增加杀伤力甚至使用鲨鱼的牙齿。 在兴安河西岸,十数艘小型桨帆船刚刚停靠在岸边,一队队全副武装的护卫便不断地涌上岸边。他们均套着半身板甲,戴着铁面头盔,端着火枪,凶狠地朝远处一座毛利人部落营地扑去。 毛利人居住的村寨一般都有防御功能,出于安全考虑,多建在山顶。总体上来说,当一个毛利部族开始定居以后,他们便会开始在高地修筑这种被称为帕的防御工事体系。 当战争爆发时,所有部落的民众都会迅速从附近的村庄中撤离,将物资和人力集中到帕之中。帕的防御工事会依靠梯田状的山体呈层叠式分布,并且修筑有壕沟、栅栏以及塔楼等防御设施。为了防备围攻者切断水源,帕内往往还挖有巨大的蓄水池用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