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35汉风再起_第二九四章 伟大的航行(终)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九四章 伟大的航行(终) (第3/7页)

力量,一定会给这些自不量力的英格兰海盗最为沉重的教训。”

    1654年4月15日英荷两国结束双方之间的战争,签订了《威斯敏斯特和约》,根据和约,荷兰承认英国在东印度群岛拥有与自己同等的贸易权,同意支付27万英镑的赔款,同意在英国水域向英国船只敬礼,并割让了大西洋上的圣赫勒那岛。

    虽然表面上看,双方之间的战争似乎是平分秋色,互无输赢,但实际上,英国在彻底控制了英吉利海峡制海权后,使得依赖贸易生存的荷兰经济完全瘫痪,最后不得不以一个屈辱的条件与英国结束了这场战争。

    因而,荷兰人内心深处对这样的结果是非常不服气的。荷兰海军在与法国海盗和西班牙海军的长期作战中积累了丰富的海战经验,海军将领也具有很高的统率艺术,荷兰水兵的战斗素质也比较高。但是,只是因为海战中,各舰缺乏协调能力,加之因联合省在战前削减了海军投入,使得装备、数量方面有所欠缺,以致在军事方面处于劣势,让英国的海军尽占上风。

    因而,荷兰在这次英荷战争失利后,对英国的《航海条例》如芒在背,开始卧薪尝胆,寻求着重夺制海权的时机。这个时期,米歇尔·阿德里安松·德·勒伊特海军上将在老将特罗普阵亡之后继任成为荷兰海军统帅,他励精图治,改组海军。并重整了海军的战略思想:即认识到单凭护航商船是无法击败英国的。只有改变这种被动战略,抛开商船,以海军主力寻求与英国舰队决战的机会,夺取制海权,才能取得战争的胜利。在这种战略思想的指导下,荷兰遂加紧建造大型战舰。

    在英荷两国处于休战状态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