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897节 (第4/6页)
轻的考古人员舔了舔嘴唇,道:“根据历史记载,海泰号是清廷的重要商船,担负着为清廷运送货物的重担,船上有大量的珍贵货物……” “和泰兴号一样?”谷小白问道。 “嗯,理论上来说,海泰号就像是泰兴号的接任船只之一,在泰兴号沉没之后才开工建设,没想到几十年后,竟然也步入泰兴号的后尘……” 泰兴号大概是中国历史上死亡人数最多的还难,被西方媒体称为中国的“泰坦尼克号”。 1822年,帆船“泰兴号”从厦门驶往爪哇,船上近2000多名乘客,而压舱的则是100多万件瓷器。船到中沙群岛时触礁沉没,除了198人被路过的“印第安娜号”救起,其余1800名乘客都葬身海底。 上世纪末,海底寻(盗)宝人哈彻通过“印第安娜号”的日志推测出了沉船的位置,然后将船上60多万件康熙时期的精美瓷器和130多块重达1斤的金块盗走。为了便于运输和抬高价格,他将这些瓷器捞起后,挑选出了35.6万件精品瓷器,其余同一样式或者品相较差的20多万件全部打烂丢在海底。后来印尼发现哈彻的打捞手续是伪造的,于是对他进行通缉,哈彻仓皇逃走,一年之后,他又回到原地,打捞走了剩余的部分。 先后两次打捞并拍卖,哈彻拍卖所得资金,按照购买力来计算,约为现在的50亿人民币。 更可恨的是,哈彻对死去的先人毫无敬意,泰兴号的船体残骸和众多遇难者的遗骨,被哈彻的打捞队员丢得到处都是。 提起泰兴号,现场的几个人都沉默了。 泰兴号的被盗,是考古人心中永远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