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955节 (第3/6页)
“这音乐不是让我哭,而是让我觉得一切都毫无意义。如果一切都要消亡,我们如此努力的意义是什么?我们最终最重要的,是不是为自己提前写一首挽歌?除此之外,真的没有什么能够留下吧。” “有时候我觉得小白他不是人类,他自己可能就是一个人工智能,我们所有人都被骗了。一个人类,一个刚刚成年的18岁的少年,他怎么可能写出来这种音乐?这一定是小黑的作品!” “我是一个癌症患者,已经三度挣扎在死亡线上了,那种窒息和虚无的感觉,让我觉得自己好像是第四次挣扎在死亡线上。” “这是我这辈子所听到的,对死亡认识最深刻的作品,真的是太深刻了,深刻到我宁愿没有听到。” 这只是对谷小白这首《死亡》浩如烟海的评价中的一小段,互联网上对其的讨论,不计其数。 但谷小白的这首曲子,带来的最大影响,还不是“热度”和“话题度”。 而是对人类世界真真切切的影响。 根据网络上的第三方调查数据,在谷小白《北大西洋狂想曲》的终章《死亡》之后的当天,整个人类世界的互联网活跃度下降了2.7%。 第二天下降幅度达到了3.2%。 第三天下降幅度最大,达到了3.4%。 第四天才开始慢慢回升,一直到一周之后,影响才慢慢消失。 而对接下来一周内,多个社交社区的数据进行抓取分析,发现提到“死亡”“绝望”“悲观”等负面词汇的比率,比之前高了26%之多! 而一些职场社区的不记名调查报告显示,本周各种工作场所的出勤率都受到了极大的影响。 医学类的从业者和第三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