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325节 (第2/5页)
他病重的父亲,他的兄弟,死活不愿意见他。 即便只是隔着一道门。 他在门外跪了一夜。 第二天天亮的时候,他离开了曹家村,在离开之前,曹苍山吹了一首曲子,从此改了名字,再也没有回去过。 《望山》! 第1430章 青山唢呐学校重建 大槐树下,树叶已经有些飘零。 一名矮矮丑丑的少年,举着唢呐,一曲《望山》,吹得人断魂。 而旁边,老人听得更是泪眼婆娑。 唢呐这种乐器,长久以来,都分为民间派和学院派两个派系。 任何一种乐器,一种音乐,都要服务一方水土,服务一方人民。 而唢呐和那条黄色的大河,那片黄色的土地的结合,比其他的乐器又更紧密一些。 很长一段时间里,唢呐在民间的发展,甚至比在学院,在庙堂之上要更有生机,更加的蓬勃。 游走在乡土之间,在红白喜事之中的唢呐匠人们,将自己的苦与乐,喜与忧,融入了那小小的芦苇哨里,融入了八个孔中,诞生了《百鸟朝凤》、《打枣》等等格外优秀的民间音乐。 哪里有庄稼人,哪里就有唢呐。 喜也好,悲也好,吹他娘的! 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大量的民间艺人被邀请进入了官方的学院派歌舞团,促成了一次大的民间与学院的交流融合。 从此两个派系,再不是泾渭分明。 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而后,各种各样的曲子都涌现了出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