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大学讲师到首席院士_第二百九十三章 学术派系之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百九十三章 学术派系之争!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 (第8/10页)

 反重力研究能够制造出弱化湮灭力的区域,那么反过来也可能制造出高强度湮灭力的区域?

    虽然听起来似乎是有一定道理,但从技术的理论基础角度上去思考,却不存在任何相关性。

    反重力技术,也就是制造弱化湮灭力区域的技术,底层的技术原理是非常复杂的,其中牵扯到了导体的微观结构半拓扑,以及凝态物理电子波传导所引起的场力效应。

    前者才是关键。

    最底层的逻辑基础依旧是半拓扑微观形态和湮灭力的作用,可以简单理解为‘作用和反作用’。

    湮灭力作用于半拓扑微观形态,微观形态会产生一定的反作用,集中在一起就形成了弱化湮灭力的区域。

    因为反重力起效果是‘反作用’,‘反作用’的强度肯定不会超过‘作用’的强度。

    比如,作用强度是1,反作用强度只能小1,再高也只是无限接近于1,再低也只低不过0,也就不可能提高作用强度(湮灭力强度)。

    现在研究的是增强湮灭力强度,效果是截然相反的,类似‘作用反作用’的理论机制,自然是没有任何意义。

    王浩花费了很多时间思考,发现自己去想,确实很难找到灵感,他干脆就去了反重力性态研究中心,把问题抛给了何毅、向乾生等人。

    “大家一起想一想……”

    “现在的研究是,如何制造增强湮灭力的区域,或者,想出一种增强湮灭力的方法,结合反重力实验,你们有什么想法都可以记下来,说一说。”

    何毅和向乾生听的直翻白眼,他们是做反重力研究,寻找弱化湮灭力的技术。

    增强湮灭力?

    那就不是反重力实验,而是增重实验了!

    当然,他们也知道增强湮灭力的研究,不管是从理论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