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2章数量惊人的随葬 (第3/4页)
再次倒抽冷气。 不管那边正躺在金子堆里纵情享受的几名下属,陈宇缓缓迈步,亲手从百件瓷器中,取出三件,进行单独摆放。 能被陈宇如此看重,说明它们三件的价值,远超数量众多的同类。 第一件,龙耳簋式炉。口径18.4厘米,足径15.5厘米,高14.3厘米,敞口,下腹外鼓,龙型双耳,圈足。 胎白细腻,胎骨厚重。梅子青釉,釉层厚,色泽滋润。 这是典型的仿商周青铜簋造型,可惜口沿及一耳已残。 但这丝毫不影响它的价值,因为它的底款,是‘永乐年制’。 在明代之前的景德瓷基本上是沒有款识的,到了明朝永乐之后,官窑瓷器上面才开始写上本朝的年号款,以及天干地支款等等。 最多的是用青花书写,有暗刻、凸印。永乐瓷器的款识是‘永乐年制’,这个帝王年号款,是第一次烧制的帝王年号款,对研究陶瓷史有非凡的意义。 而陈宇所挑选的这件龙耳簋式炉,便是第一批里的第一个! 它的价值究竟如何,恐怕很难用价格衡量。 目前能跟它相提并论的,是老狐狸麾下国博里一尊青白釉梅瓶。 那尊梅瓶是爱国商人捐赠的,第一批‘永乐年制’瓷器里的第十五件。 价值,十八亿。 陈宇这尊龙耳簋式炉,是第一批‘永乐年制’瓷器里的第一件。 它又值多少钱? 陈宇轻声叹道:“没想到,这么重要的瓷器被富甲一方的朱显槐收入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