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品捡漏王_第1406章 又见任家赝品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06章 又见任家赝品 (第3/4页)

告诉陈宇,这是一件赝品。可当陈宇细细打量时,脸色不自觉发生了变化。尽管是赝品,可……造假水平,未免太高了吧?

    如果掌眼人不是陈宇,大概率会误以为这是一件大开门、一眼真。

    这是件用硫化硅橡胶做成模具,然后用失蜡法批量造出来的铜器。

    无论是翻模、烧制、补缺、组装、改装、加纹饰,制作青铜器的各个流程,全部都是大师级水准,几乎没破绽。

    更妙的是,它身上的铜锈,要多真有多真,能真到鉴定师傅们怀疑人生。

    青铜器由于历史悠久,身上自然布满铜锈。为赝品上锈是现代青铜造假工艺中非常关键的一道工序。锈蚀仿造的相似程度,直接决定造假是否成功。

    而这件赝品青铜错金银立鸟壶的造假者,添锈手段堪称一绝。

    他们先在别的古铜器上取下真锈,再用胶水、松香、白岌浆、清漆等胶状物,调配各种矿石粉、颜料,结合真锈,涂抹到新铜器表面上。

    此为第一道工序。

    第二道工序是再把酸、碱、盐等各种化学药品掺和金属粉涂,也抹到赝品表面,然后埋到土里。土不是一般的土,而是充满动物粪尿或化肥的有机土。

    这样就能产生化学反应,制造出近似真品器物上的锈和浆。

    至少五年后,再取出来。当然,时间越久,越像真品。

    还没完,埋了至少五年的赝品青铜器挖出来后,立即开展第三道工序:

    从破损的真品青铜器上取下铜锈微粒,然后黏贴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