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48章老狐狸的战利品 (第3/4页)
的绢本设色《夏荫花舞图》,虽然是工笔画,但画中也加入了一些写意的手法。不得不说,刘松年的画,工很细,精谨而不刻板。” “此画大致能体现出他的水平,算是刘松年遗落民间的另一幅代表作。” 第三件是一盏高二十三厘米的蟠龙莲花灯。 这盏莲花灯通体施颜色釉,乃是隋到初唐的精品瓷器烛台典范。 烛台出现的历史很早,远在三国、两晋时期,随着制瓷工艺的发展,瓷烛台随之出现,如三国时的羊形烛台、两晋时的骑兽人烛台等。 南北朝时盛行莲花状烛台,隋唐时的烛台则一般都刻划精美的花纹。 这盏蟠龙莲花灯可分为上、中、下三层。上层为圆筒形烛插,中间的连柱用立体雕刻的蟠龙作装饰,下层的台座为高足盘。 釉色也不同,上层为青绿釉,下层黄釉。造型、雕工、釉色俱佳。 第四件同样需要四名特勤队员齐心协力,但却不是乾隆宝座那种大家伙。 这是一件辽代丝织品花斓团凤纹女袍,衣长130厘米,袖长177厘米。 契丹民族的传统服装以长袍为主,男女式样相同。一般是窄袖、紧身,下摆至小腿部位。契丹的长袍采取左衽,与传统的汉服方向正好相反。 契丹女子多穿交领长袍,袍子较长,左右两侧有开衩。内穿白色交领内衣,**在袍内穿裙。腰间束着锦囊,锦带在前面打结,垂在身前。 这件长袍的纹饰脱落严重,经修复后,可见部分纹饰,显示出精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