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465章 正宗老窜货场 (第2/4页)
们。 陈宇询问打着饱嗝的乐洋。“买精品瓷器的去处,你想好了吗?” “想好了!”乐洋回答道:“咱们去找窜货场,绝对能有收获!” “窜货场?”陈宇重复了一遍,点头道:“确实,是个好办法。” 所谓窜货场,是指玩古董的人分新旧,那些老玩家和大主顾,自然不愿意跟一群棒槌混在一起争抢东西。所以大多数的店铺,都有自己的内部交易会。 若是得了什么正经的好玩意儿,秘而不宣,偷偷告诉一些大主顾,让他们暗地里出价,正所谓是‘货卖与识家’。这种交易会,就叫窜货场。 说白了,就是店铺收到好宝贝后,专给有钱人开的小灶。 这种模式,看似阶级性十足,不太公平,但它却很科学。 西方的拍卖制度源远流长,据说,苏富比公司大概成立于清乾隆时期。如今,拍卖这种买卖方式已经很普遍了。其实,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民国时期,国内古玩行业也建立了类似的拍卖商业模式,那就是窜货场。 1909年,京城古玩行商会成立,据说会址初设于狗尾巴胡同兴隆店内,商会设立‘窜货场’,并由商会管理。现在看窜货场,类似今天的行业博览会、展销会。普通大众不让进,会员制。 当时是以古玩铺和包袱斋作为会员单位,进行场内交易,并以成交额千分之五缴纳会费。1931年,古玩行商会改称为‘古玩行同业公会’。 古玩行业门槛很高,学习成本也高,普通人进入这个行业会摸不着北,所以欺诈、不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