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615章 稚嫩的摊贩 (第3/4页)
建宫殿,就扩大了官窑的规模,琉璃厂成为当时朝廷工部的五大工厂之一。 到明嘉靖三十二年修建外城后,这里变为城区,琉璃厂便不宜于在城里烧窑。但‘琉璃厂’的名字则保留下来,流传至今,且发展成了著名古玩市场。 琉璃厂街道两旁店铺林立,摊位成排,小贩叫卖声不绝于耳。 相比起其它古玩市场,这里书砚纸墨和名人字画的数量更多。 可漫无目的逛了二十多分钟后,第一次吸引了陈宇目光的,却不是书砚纸墨,而是一件衣服。准确说,那是一件龙袍,一件珍珠团龙袍。 它是一件女性龙袍。 这事说来奇葩,地摊小贩卖龙袍,竟然还卖女性穿的龙袍? 那龙袍长约150公分,肩宽约190公分,用金丝穿珍珠,织就了神态各异的八条龙,间杂以祥云和各种宝石,显得无限华奢精美。 温雅亦驻足,将目光落在这件龙袍上,颇感有趣。 她知道能被陈宇看上的物件,一定是大宝贝没跑。 其实在古玩行业,龙袍这种东西,并不算多罕见。 与真假难辨的瓷器和玉器相比,龙袍标志性强,视觉冲击力大,更容易卖出去。很多人购买古玩,不就图个新鲜吗?而又有什么比‘龙袍’更新鲜呢? 所以说,龙袍这一类物件,不是卖给明眼人的,更类似于景区的纪念品。 至于造假?又有什么比龙袍更容易造假? 随便扯块黄布,买点廉价珍珠和花花绿绿的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