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一百三十二章、和易中田老师的精彩对话(求首订) (第3/5页)
深邃的,是值得深刻研究体味的。 越是研究历史的人,越有一种无形的魅力。 “这个区别真伪的方法,就是史料之间的互证。当史料不同时。这就需要取舍。需要讲解人从中间选择一个。” “我们现在是根据正史来讲他,同时要加进自己对史料的鉴别。对史料的理解。对史料的评价。尽可能按照主讲人的理解,告诉大家一个真实的历史。” 洛一明明白了,笑道:“老师,其实讲史真的很难。正因为写史人的主观避讳和曲笔,加上误笔,对还原一段真实的历史,可以说设置了很多障碍。所以我更佩服您。” “您方才也说了,你们所讲的历史是根据正史。“正说”的影响力和读者面,与“戏说”、“大话”相比,可差了许多。因为后者好看,前者难懂;后者有趣,前者乏味。” “真实的不好看,好看的不真实,想满足趣味就难免“上当受骗”,要弄清真相就必须“硬着头皮”。这很矛盾,读者也就两难了。” “可您的百家讲坛,我觉得就找到了一个很好的解决办法,您在百家讲坛的课堂,更有点趣说正史的意思。” “哦?”易中田很想听听洛一明怎么说的了,尤其洛一明侃侃而谈,不落窠臼的模样,易中田倒觉得这个年轻主持人不错。 “就是历史其里,文学其表,既有历史真相,又有文学趣味。” “这个趣说并不容易。首先作者得有趣,其次得有文学修养。而您恰恰做到了这两点。” 洛一明和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