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48  (第2/4页)
“集合体”,被人们命名为“我”。    苏阳的这种认知,不好说她正确,也不算她不正确。毕竟……这就是她个人看法而已,不碍其他人什么事。    你看,她能正常与人沟通,发表意见,看上去还有自己想做的事情。这是她活在世上的“妥协”。    若将这些东西都剥离出去,那连“苏阳”这个人都是不存在的。    要不做“妥协”,在苏阳挣扎于系统的掌控中,怀疑自己的真实性时,她就已经活不下去了。    也有人觉得“集合体”就是真正的自己,融合了各种东西后形成的“真实自我”,学习到了许多知识,经历了许多事,然后有了“现在”的“自己”。这个也不算错啊,甚至可以说,这个才是积极、乐观的看法。接受自己,认可自己,然后好好活着。    哦,什么叫积极,什么叫乐观,这个也是“集合体”的定义,不是“我”的定义。    幸福与不幸,似乎已经有了很明确的定义,活在“人”构成的社会中,习知“人”惯有的东西,分辨“人”判断好的存在。    很多事情,在课本上都有答案,连“迟到的正义”是什么,算不算正义,这类问题考试的时候都能硬给你掰出一个“标准答案”。    “诡异的光”是什么,写出来的作者本人都不知道,但它就是有考试的“标准答案”。    学习它、背诵它、解读它,然后等考试的时候写下自己的答案,再等公布的时候查到“标准答案”,接着按照“标准答案”来重新整合出自己能接受的答案。人们按照这种方式,在一无所知的时候慢慢培养出“自我认知”,只要别太“变态”,八`九不离十符合“社会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