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6章 大军入藏 (第2/4页)
兵法的部分,薛仁贵几乎是全程陪读。 临场指挥看不出来,但关于作战前的准备工作等方面,薛仁贵是非常佩服的。 领兵打仗其实是一门综合学科,不是说会排兵布阵、制定策略就是一员合格的武将。 士兵的训练、后勤补给的供应,甚至作战期间的天气等因素,都是主帅要考虑的问题。 可以说将军几乎得上知天文、下知地理,还要算术算得精、擅长心理学…… 基于很多原因,薛仁贵是很重视傅斯年的建议的。 对于他持不同意见,薛仁贵当然要问清楚原因,而傅斯年也清晰地解释了原因。 “薛总管,高原作战与其他地形截然不同,对士兵是有很高要求的。不知道上次总管有没有体会,那就是在高原上作战,非常容易疲惫。” 薛仁贵闻言点头:“是,某自幼习武,气力远胜普通军士。可上次在大非川,我时常感到疲劳,而且还有总感觉胸口憋闷!” 傅斯年立即解释道:“那是当然了!因为高原上空气稀薄,在平地上吸一口气,能顶得上高原的一口半。羌人常年生活在此,早已习惯了这里的环境,也早就锻炼出了适应本地的体魄。” “相反,中原士兵到此,先就不能习惯环境。即便士兵精锐,可整天吊着半口气活动,随时会感到疲惫,又怎么会有战斗力呢?” 薛仁贵立即明白了傅斯年的用意:“哦!我明白了!你劝我不要直接进兵,是想等各路人马汇集后,进行统一的适应训练!” 见薛仁贵一点就透,傅斯年含笑点头。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