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142章 引导 (第4/4页)
:“嗯,这就是官员和贵族了。” “对,从这时候开始,天下就进入了新的阶段,人和人从出生开始就有了差别。”傅斯年将话题越说越沉重,是为了更好的勾起二人的渴望。 果然,在一番拉扯之下,他们两人有些动摇了,但也有些迷茫,不知道该不该继续追寻科举的成功。 他们都是有思想的人,不用傅斯年再继续引导,就能自行展开后面的联想。 关于“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思维,是很容易想到的,毕竟这是绝大多数人为官的初衷。 但他们想不到未来的会有的变化。 傅斯年用极具蛊惑的语气,为他们描绘了后世的景象: “君与士大夫共天下!皇帝也不能为所欲为,若是下了乱命,重臣们联合起来,可以驳回君王的旨意!甚至重要的官职也不能全听皇帝的,需要大家在朝堂上推举!” 他说的是宋朝在施政上的进步,以及明朝官场两项极具特色的制度——封驳和廷推。 傅斯年给两个满怀抱负的官场小白,描绘了一副瑰丽无比的画面,甚至将“虚君实相”的概念也提出来了。 说得两人热血沸腾,一个劲儿夸:这才是我辈读书人该做的事! 经过这次忽悠,孟浩然和李白对待科举的态度多了一份认真,同时决定要好好应对今年的科举考试。 因为傅斯年的额外辅导,李白还想通了一件事,那就是婚姻问题——他再不排斥豪门了。王北刁的昏君补考,从北宋开始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