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千七百六十五章 十问黑袍多年疑(十一) (第3/4页)
“本来桓玄不知道殷军缺粮,又听说杨佺期千里来援,气势汹汹,是有点害怕的,都准备暂时退兵修好了,但是陶渊明却打保票殷军已经断粮,只要守住数日,就可大胜。桓玄将信将疑了一回,卞范之又靠着他的探子在两天后证明了陶渊明的说法,桓玄这才下定决心,诱杨佺期深入,再坚守不战,最后一举破之。从此,殷,杨被灭,陶渊明也成了桓玄的心腹之一,因为,他知道这个人可不止是个名满天下的文人,名士,其谋略与军政才能,更在其文才之上。” 刘穆之突然说道:“后来这陶渊明一直跟在桓玄的幕府之中,他一直就没有别的举动了吗?桓玄登基前后的那些事情,他有没有参与?我们建义之时,他又扮演了什么角色?” 黑袍平静地说道:“陶渊明自从献计干掉了殷,杨之后,本想飞黄腾达成为桓玄的核心谋士,却不曾想反而引起了卞范之的警惕,因为卞范之发现陶公的城府,能力甚至在他之上,自己有可能是引狼入室了,于是开始向桓玄暗中进言,不可重用陶渊明,也不可放之归荆州,一定要掌握在自己的监视之下。桓玄进京之后,本不想这么快篡位,但是卞范之等人为了自己的荣华富贵,极力劝进,陶渊明却是几次进言劝桓玄三思,反而惹得桓玄不高兴,将之疏远一边。” “也许就是在这个时候,陶渊明也看出桓玄绝非明主,其权势也不能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