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七十七章:三弓床弩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十七章:三弓床弩 (第4/5页)

的古代,浪费如此众多人力,运送这种大型弩机去往前线,太不划算!

    野战用不上,那么守城可以用吧?抱歉,即便是守城,也很费劲!古代城墙,动辄三五丈高,某些雄关险要之地,甚至八九丈高!在没有起重机的古代,这么沉重的大家伙,如何运送至城头上?

    当然,古人可能也有解决的智慧,他们可以像刘纬一样将弩机拆卸成零件运送至城头组装起来,再使用,但在使用过程中,另外一个问题,又凸显出来了!

    据说这种连弩的箭矢,是需要特别制作,精度要求很高,否则容易出现发射被卡死的现象,甚至毁坏弩机。可以想象,在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的汉末时代,纯手工制作这种标准弩箭,需要耗时多久呢?爱读小说app阅读完整内容

    而你一击十发,甚至五十发,势必造成箭支大量消耗,甚至浪费,在生产技术十分落后的古代,这样的巨大消耗和浪费,是统治者们难以接受的!

    一支箭矢,重量不足百克,可是一旦多起来,那便是数以吨计了,还是那句话,在古代运输及其不便的情况下,即便你能制造和储备那么多的箭支,也很难运往前线!

    熟悉三国历史的朋友,相信都了解,诸葛亮六次北伐中原,皆以失败告终,其中最重要的原因之一,便是粮草不济,运输困难!除了蜀道难的因素外,大概也是因为许多运力,被浪费在了运送沉重弩机和大量箭支之上,分散了粮草运输能力所导致的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