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九十八章:软硬兼施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九十八章:软硬兼施 (第3/5页)

他却告诉刘备,能守就守,不能守,才退!意思差不多,说法却不一样!

    为什么呢?因为诸葛亮知道,直接劝刘备放弃襄阳,突围撤退,他肯定不甘心!这一次,想擒杀刘纬,功亏一篑,还弄巧成拙遭到反噬,把刘备折磨得死去活来,差点没命,他心里压着一股火,正想找刘纬发泄,岂能轻易退兵?

    诸葛亮知道,自己就算直接劝刘备退兵,他肯定也不能答应,还不如来个旁敲侧击,隐晦地提醒刘备,让他自己想明白!

    大家也注意到了,诸葛亮提到一个地方:南山口!这是襄阳之南,可以穿越岘山,往宜城方向去的唯一通路!换句话说,这是刘备万一守不住襄阳的时候,重要的退路!也只有从这里走,他才能撤往江陵,甚至荆南,避敌锋芒,留得生机!

    诸葛亮其人,用兵水平究竟如何,我们无法定论,但最起码的一些军事部署和指挥能力,他也绝对不会差的!因此,早在刘纬大军到来之前,他便已经协助和建议刘备,调兵遣将,构建了襄阳防御体系!

    诸葛亮认为,蜀军强悍,若把防线扩大出去进行防御,容易被各个击破,让蜀军逐个吃掉。襄阳本来兵力就不算多,才四万人,再分散了兵力,无异于自取其短!

    于是,荆州军并没有派重兵防御隆中港,更没有在岘山的各处险要,派兵防御。也正因为如此,张嶷和孟优所部,由险峻的东路,登上了岘山,没有遇到任何抵抗!zWW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