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八十章:虚君实相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八十章:虚君实相 (第3/4页)

,错得太离谱,皇帝才会免了他的职位!

    如此这般,君权与相权之间,便形成了一种相互制约的平衡关系,国家政局,也将由此不再受到个人意志的左右,而更趋于健康化发展,以保证一旦出现昏君、庸君、弱君甚至暴君时,整个国家依然能维持正确行政的运转,不使王朝衰落,走向覆灭!

    也就是说,虚君实相,并非君主立宪,其实早在先秦和西汉初年,就是实行的这种制度!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岂能容忍别人分享自己的权力,也正是从他开始,皇帝才逐步削弱了相权,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由此以后,虚君实相制度,便消亡了!

    所以,诸葛亮自然知道这种制度,而且他觉得虚君实相,要比如今的君主专政,好得多!

    东汉,是个很奇葩的朝代,虽然享寿近二百年,皇帝却一个赛一个短命,即便活得稍久些的,也不是昏君,就是庸君弱君,结果导致外戚干政,宦官专权,jianian佞之臣辈出,吏治贪污腐败,社会分化及其严重,百姓民不聊生!

    诸葛亮对此所总结的经验教训便是,因为君主专政,皇权过重,昏君庸君,重用佞臣,宰相即便有心力挽狂澜,却也因为没有权力,而无所适从,无法挽救这个国家!

    若是能恢复西汉初年的虚君实相制度,那么不管皇帝是否幼小、是否昏庸、是否无能,都不要紧,只要宰相能尽心治国,为民造福,维持国家运转,皇帝就是再怎么胡闹,也不会造成波及天下的重大影响,王朝得以延续,皇室统系也将千秋万代地延续下去,可谓皆大欢喜!

    早年间,诸葛亮拜庞德公为师,从他那里也学到过一些现代民主制度的皮毛。不过,因为古代人,是在儒家思想的灌输和影响下长大的,诸葛亮对所谓民主,无法理解,却也在心里留下了深深的烙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