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四十章:护城沟壑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章:护城沟壑 (第4/5页)

有安全感。

    但是,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因为战争频繁,许多城市变为战略要冲,兵家必争之地,那么城市就不能单单只有居住和一般的防御功能了,从而演化出了军事要塞的功能!

    为了防御,城墙被修得更高,也更厚实了,可是这样似乎还是不够,于是又增加了垛墙、瓮城、敌楼、角楼、马头等多种防御设施,逐渐增强了防御能力!

    除以上种种外,护城沟也在这时诞生了!这是一道挖掘在外城之下,又深又宽的沟壑,有了它的存在,便等于增加了城墙的高度,敌军若想攻城,便加大了攀爬上城的难度!

    然而,在先秦时期,乃至于秦汉时代,虽然有不少城市和军事要塞,已经开始使用这种护城沟,却不得不面对一个棘手的问题,那就是沟内积水问题!

    嗯?这怎么会是问题呢?积水,自然形成一道护城河,岂不是更使敌人难以靠近城池了吗?这不是好事么?其实不然!

    中国古代城墙,完全以砖石垒砌,是从宋代开始的!曾有多少人,不明其理,站在八达岭长城上,却张口闭口地说,脚下的长城是秦始皇修的,真是让人无语至极!

    在宋代以前,北方主要是夯土建城,南方采用石块垒砌,且建筑水平相对落后,质量也没那么过硬!这也是为什么在宋代以前,攻城冲车被广泛使用的原因所在,因为那时的城墙不够结实,是有机会被撞开的!

    了解了这个概念,您应该明白为什么在宋代以前,护城河并不多见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