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二十六章:规律难破 (第4/5页)
地少! 在开国之初,假如一户普通百姓拥有三十亩土地,就算不是丰收年景,靠一家人辛勤劳作,到了收获的季节也是颇有盈余,填饱了肚子,交了税粮之后,还能拿剩余的粮食换酒喝,甚至过年过节给家人裁制一身新衣服! 试想一下,天下百姓都过上了这样的好日子,能不出现盛世之治么?可问题是,再发展下去,慢慢地就不是那么回事了! 假设这户百姓,有三个儿子,他死后,三个儿子平分继承了他的土地,每人分得十亩地,分别过起了自己的日子,那么生活水平,还能像原来那么高了吗? 十亩地,看起来还是不少,养活一家之人,保证温饱还是够用,可这几个儿子再想换酒喝,过年做新衣裳,就显得捉襟见肘了!如果这三个儿子,各自还有三个孩子,他们死后,再度均分了十亩地呢? 您看出来了吧!治世之后,没出三代,孙子辈的人就只能守着三亩薄田,勉强度日了,更可怕的是,他们膝下,依然子女众多,再往后,有些人注定就没有土地去耕种了! 几亩薄田的收获,填饱肚子都很勉强,甚至会有挨饿的可能,为了能活下去,便只能出去开辟荒地为田,等荒地也开辟得差不多了,还是无法解决温饱问题,就只能卖地了! 毕竟有些人,过日子可能更勤俭持家,祖辈上早年攒下了一些积蓄,到这个时候,尚有盈余,于是他们为了避免自己的子孙后代出现如此窘境,便开始采买那些活不下去的穷人家土地,成为新锐地主,而那些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