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之经天纬地_第四十九章:加急快报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十九章:加急快报 (第2/5页)

情报的外包装方式,古已有之,尤其流行于汉唐时期,甚至到了明清时期,也有沿用,被称为“羽檄”或“羽书”!

    古人在信封之上,粘贴雉鸡羽毛,代表着飞报之意,就好像信件有了翅膀的象征意义。二百里加急,粘一根;四百里加急,粘两根……以此类推,这样就能让人一眼看出情报的紧急程度,而避免路途中因人为疏忽而被耽搁!

    在整个北伐战争期间,刘纬虽然经常收到汉中方面转来的各种情报和奏报,但却不都是六百里加急,分轻重缓急,报送的形式也不同。实际上,他收到六百里加急的时候,并不多。

    因此突然接到这样一封紧急奏报,刘纬便猜到,肯定是大事件!他赶紧拆封,迫不及待地看了起来!一看之下,刘纬似乎突然找到了曹cao和其精锐部队去向的答案!

    这封奏报,是参谋本部转来的最新情报汇总!其中首要介绍的,便是情报处暗探所报送的,关于曹cao在五月初调集大军,打算北出关塞,去打鲜卑人的密报!

    五月份的情报,到了六月末,刘纬才收到,这是因为古代信息传递不便的客观条件所致,十分无奈!况且,情报部安插在曹cao地盘上的卧底眼线,就算能及时发现情报,想要报送回汉中也十分困难!

    那可是在曹cao的地盘上,到处关卡林立,盘查甚严!情报的传递人员,往往需要经过百转周折,乔装打扮才能蒙混过关,根本没法飞马疾报,因此也耽搁了不少的时间!

    而且,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