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双国医_第659章 心主神明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659章 心主神明 (第2/4页)

,其形象心。

    而从现代解剖学的认知来看,心脏泵血而搏动,有节奏地收缩舒张,就象是火燃烧时的一鼓一翕,正符合了离卦中空,正有鼓翕空间,因而此鼓翕并不独指心脏,也指血脉,因为脉管亦随心搏产生有规律的舒张和收缩。

    明代名医李梴是第一个将实质的心和泛指的心两者的关系清晰化的。在李梴《医学入门》中就有记载:“心者,一身之主,君主之官。有血rou之心,形如未开的莲花,居肺下肝上是也。有神明之心,神者,气血所化,生之本也。万物由之盛长,不著色象,谓有何有?谓无复存,主宰万事万物,虚灵不昧者是也。”

    这里面有血rou之心,指的就是解剖学上的心脏,而神明之心是指的就是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及精神意识思维活动之君主。

    从这里就能看出来,其实古人早就把这两者的情况搞清楚了,而不是事实而非,现在不少人学的不多,甚至都不知道这种说法,却非常可笑的用这个问题来攻击或者反驳中医,只能说无知显摆。

    心主神明,心就像是主宰人体意识的君王,人的思维变化,情绪变化,精神各方面的活动,都是由心来主宰。

    而心和人体五脏六腑的关系,就像是君王和臣子一样,五脏六腑发生变化,就会影响君王的判断,如果臣贤君明,自然政治清明,放在人身上,这个人也就精神奕奕,思维灵活,反应迅速。

    如果臣子不贤,就会蒙蔽圣听,导致朝堂乌烟瘴气,放在人身上,自然也就精神不济或者思维混乱。

    同时臣子是贤臣,可君王不明,是个昏君,同样也会造成类似的情况。

    所以在中医中,治疗狂证,首先要辩证清楚,看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