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二四章脊梁(上) (第2/7页)
,因为这博城中存在夫子庙,他还折损了几位渗入进去的毒血营斥候。 此时柳承郎坐在营地中,旁边的路子里煮着茶,茶水咕噜咕噜冒起了泡,他都犹然未觉,仍旧一脸愁容的看着这博城周围的地势图。 这博城,背靠大山,左面也是大山,山势险峻;而右面则是一条浩浩荡荡朝着南方而去的大河。这典型的易守难攻的地势,而且最让柳承郎头疼的是这博城的太守,叫方儒鸿。 方儒鸿,有名的大儒。不仅在学术上颇有成果,注解了不少以前的典籍,治理亳州也是一把好手。 当初除了樊城之外,亳州在他的治理下,可谓是蒸蒸日上。此人在整个圣朝的西北方,都有着极为显赫的名声。 就算是夫子庙的修行者见到了他,都会恭恭敬敬的叫一声“方先生”。 方儒鸿如今已到了知天命的年岁,可对于这些局势的敏感度却一点儿也不比年轻人低。自打北圣朝建立之后,他便下令死守严防,要不然也不会在三座小城里各自安排一位将军守城。 而且,他还写了不少文章,怒斥轩辕仁德。 虽然他不知道轩辕炽之死有轩辕仁德的影子,可轩辕仁德嫉贤妒能,反叛的事儿也是罄竹难书。这位老爷子文采不错,单独这两件事儿,都足够他写好多文章了。 好在轩辕仁德没看到这些文章,他在樊城可憋屈了,每天帮裂天和湛胥端茶倒水,压根没工夫搭理这位大儒。要不然,非得被这位大儒气得吐血。 当柳承郎来到这博城之后,便率先对这位老先生进行了劝降。 结果自然可想而知,柳承郎收到了一片文章,这文章洋洋洒洒数千字,将他骂了一个狗血淋头。 若只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