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王冠_第1202章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1202章 (第2/3页)

求陛下通融一下,到时候结果出来就晚了,当然,吴与弼若是无法一甲中第,微臣也不是请陛下肆意擢升他的名次,微臣是觉得,不管吴与弼考了个第几名,都请陛下不要将他外放,可以让他去翰林院,也可以去国子监,最好同时去翰林院和国子监。”

    朱棣越发不解,“为什么?”

    黄昏沉默了一阵,“因为吴与弼将来要做的事情,必须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培养声望,而且吴与弼淡泊名利,他根本就不想出仕,到了地方上也不会有什么政绩,还不如让他潜心在翰林院和国子监做学问,陛下,微臣向你担保,吴与弼就是咱们大明的读书人种子!”

    读书人种子!

    这是个很敏感的词,一瞬之间,朱棣和黄昏都想到了方孝儒。

    第933章 百年大计,教育为先

    朱棣笑了,“黄昏啊黄昏,你最近是不是太飘了,为了吴与弼,就敢做这种欺君之罪,你真以为朕不敢收拾你么,嗯?!”

    读书人种子?!

    你以为吴与弼的方孝儒那样的大儒么。

    如果吴与弼真有方孝儒那样的才华,又怎么可能科举不一甲中第,如果吴与弼真是绝代大儒,又何须你来求情走关系。

    这自相矛盾了嘛。

    黄昏无惧,朱棣这神态和语气,也不像是和自己较真,微微笑道:“陛下,你可别忘了,历史上那些科举一甲中第的人中,并无多少是传世名儒,反倒是科举名次靠后的人,学问更高更深,也更容易出寒门首辅,唐朝清河崔氏二十三位宰相中,有几个是科举一甲中第之人?说句僭越的话,从古至今,所有的科举都存在弊端:那就是考试能力和实际能力的差距……呃,我家叔父黄观例外。像吴与弼这样的大才,胸中学问千万,那么他们做文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