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朕要搞基建 第85节 (第6/6页)
但阴差阳错,也算是帮扶了这些孩子。 花开两朵各表一枝,相比蜀州,中州长泽县的抚幼堂却是人满为患。 建造时预计容纳三百人的抚幼堂,开门那日一下子送来了五百多个孩子。 原因是官府把抚幼堂夸的太好,这里的百姓听闻抚幼堂免费养孩子,便把家里年幼的孩子都送了过去,嘴上说养不起,其实就是来占便宜的。 反正这抚幼堂是官府开的,他们也不怕孩子丢了,在这里不光有免费的吃喝和新衣服穿,还有人教书学字,可比普通人家强多了。 穷生jianian计,老百姓觉得把一个没有劳动力的儿童送养出去,过几年能干活了再接回来,岂不是能节省出许多粮食? 还有的人怕孩子进不去,甚至偷偷给官差送鸡蛋走后门。 问题也随之出现,抚幼堂原本是为了收留那些无家可归的孩子,现在人满为患根本容纳不了些人。以至于无家可归的幼童依旧在外流浪,而那些能吃饱穿暖的孩子却霸占着位置。 宋玉竹在地图上看明情况后,立马吩咐刘蔺将抚幼堂入门标准改一改。 第一,抚幼堂收留无父无母的儿童。(若是伪装孤儿入抚幼堂,父母杖责三十,罚银钱二十贯。) 第二,被遗弃的孩子,父母将无法再去相认,官府会出具断绝关系文书。 第三,收留残疾儿童和患病儿童。 此令一下,长泽县的抚幼堂被清出去一多半的孩子,剩下的孩子都是符合标准的。这些孩子将会在这里生活到十四岁。 抚幼堂之举,与万民百利无一害,户部正式在全国推行。 *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