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当大佬_第70章 赴港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70章 赴港 (第2/6页)

已经和卢建军谈了对象,此刻便偷偷拧自己的男友,啐他不争气:“有时间想那些有的没的!不如像顾同学这样一门心思挖出国机会!”

    人情百态都被顾骜看在眼中,内心颇为复杂。

    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八0年代的外事活动,培养了大量人才的同时,也不可否认有些泥沙俱下。

    某些人看到“凡是涉外的钱都容易赚”后,就堕落了。

    不仅沿海城市的很多平民觉得“只要出了国,哪怕干最没技术含量的活,也比在国内做上等人来钱更快”。

    即使是外交学院这样的名校,毕业后也有宁可不进外交部、而是辞职下海当涉外野导游。

    比如央视著名解说员黄健翔就提过:八0年代中后期,他们毕业的时候,去外交部当驻外使馆三秘,或者同等级别的编制储备人才,也就600多块人民币月薪。

    这在当时虽然是绝对的高薪,但跟其他熟练掌握“英语”这门“异能”的人才相比,600块太少了——涉外野导游赚美国人曰本人的小费,折成人民币一天就有200块,每周单休都能月入五千。

    甚至还有毕业生在揽活儿的时候卖弄自己“本来是能当外交官的”这个卖点,以满足美帝土豪游的自尊心。

    对方一看毕业证,立刻就一张富兰克林小费拍过来(100美元),然后合一大堆影(要手举毕业证合影,跟校园贷借钱要手举身份证合影一个道理),便于土豪回国后分享“朋友圈”:我刚刚去中国旅游了!而且是国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