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31章 录取 (第4/6页)
顾镛所在的钱塘制氧机厂,别看50年代时还要靠苏联专家指导,到60年代就已经能技术输出、派专家出国援建了。 老爹因为是八级钳工,困难时期刚好在阿尔巴尼亚住了三年。回国后看到同院的13户邻居有11户都饿得浮肿病,他还大为惊讶。 当邻居们听说他在阿尔巴尼亚吃了三年炸rou丸子、煎蛋和白脱油抹面包片,那羡慕嫉妒恨的目光,简直比3f团怒烧异性恋的圣火还炽烈。(阿尔巴尼亚当时给中国专家的待遇,跟我们此前给苏联专家的待遇差不多) “做工人能出国援建,肯定得手艺很不错吧。”叶纨对工人的世界不太了解,顾骜的解释颇满足了她的好奇。 顾骜趁机试图岔开话题:“你不也知道很多外面的事情。” 叶纨心情正好,也就不吝多说几句:“我不一样,我家里是军区文工团的。我爸带团去东南亚访问演出过不少,自然见世面了。” 顾骜听了,只是左右打量了几眼,被动地点点头,默不作声。 他又一次扮演了聊天终结者。 叶纨正有些谈兴,顿时很不满:“喂,你怎么不继续问我了?” 顾骜有些尴尬:“你希望我说什么?我总不能问你,现在的文工团待遇怎么这么好,军区都给配车了?” 叶纨狡黠地一笑,冷哼道:“我就知道!你一路上闷声不响,肯定是在内心编排我纨绔子弟!我家平时可是很严的,这次要不是出远门,他们怕不安全,才不会派车呢!”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