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90章 悔创亚马逊 (第2/5页)
而胆子够大,愿意多搞点经济活动的,至少两年内也是赚的。不过两年后如果找不到新的出路,估计有些人会麻烦。” 跟马风聊完近况,顾骜内心大致有了底,也受到不少启发。 让他意识到:翻译引进外部出版物的生意,如今是可以碰的,只要你找得到愿意外包的国有电影制片厂和出版社。 当然,只做到这一步的话,那无非是赚一点外包的翻译费而已,一部大电影翻完,撑死两三千块钱—— 当时外语人才很稀缺,翻译稿费不比原创低多少。而电影制片厂给出的稿费,又比出版社要高很多,因为剧本、台词这些往往是字数很凝练的东西,费的神却不少。 所以很多时候可以达到每千字七八十块,一个数万字的剧本或者台词,确实要值两千块。 (哪怕是现在的网络写手,买断编剧的每千字稿费,也比贵很多。动辄可以水几百万字,而剧本只有几万字,单价就上来了。) 不过哪怕是国内三大电影制片厂,真正需要精翻精配的外国电影,每年也不会超过5部,所以做这门生意最大的瓶颈还在于需求不足。(不要小看当时引进译制片的规模,每年有30多部,只不过并不都是全国范围公映。三大制片厂占一半,其余小厂加起来占一半) 另外,还有一些每千字只有二三十块稿费的粗翻片子,都不用配音,直接打字幕,这部分电影的规模比较大,每年可能有上百部,但都是拿不到公映许可证、不对社会播放的。 属于很多部门的小影院点播福利,没有一定身份看不见。(如果地位够高,眼神不好,也可以不看字幕。直接请两个懂外语的男女,一边放一边同声翻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