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十七章 (第2/7页)
是带着底层民众发动的一次大起义,直接的导致了汉代的灭亡。 虽然他们很快就灭亡了,可是在民间却播撒下道教的种子,也让道教开始深入人心了,也标志的道家思想开始想着道教转变了。 这还只是道教的第一次建国尝试。 在西晋惠帝永宁元年,也就是公元301年,天师道道徒李特,李雄父子率领农民起义,由于得到了青城山天师道的支持,李雄很快就占领了益州,建立了史称“成汉的农民”政权,国号“大成”,历经六世四十七年,才被东晋大将恒温所灭。 这是道教第一次的建国,标志着黄巾之乱百余年后,由道教徒领导的农民起义,终于取得了成功,虽然时间不长,但是总算是成功了,不过也让帝王对天师道的防范日益加深。 为佛教在江南的传播奠定了基础。 到了东晋安帝隆安三年,也就是公元399年),在世家豪族和皇帝的共同打压下,天师道教徒孙恩又一次举旗造反,下层民众疯狂的跟随,几日之内便聚集了十万人,强有力的打击了世家豪族,直接杀的江南水红,到了公元404年,孙恩战败投海,造反被镇压,可是他的妹夫卢循又坚持斗争近十年,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方士活跃民间,他们不断向民众宣传五斗米教思想,对统治者控制民众造成了极其不利的影响。 这些人都是五斗米教,也就是道教天师道的人,他们都是为了实践道教的救世理念而一次次的发动起义的,不过这些人都失败了,失败的挺彻底,彻底的让道教断掉了建国的念头。 不过这个时期道教也不是只在民间发展,在东晋孙恩他们起义的时候,东晋的许多门阀贵族如王羲之,王献之的家族,谢灵运的家族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