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分卷阅读11  (第3/4页)
完这些,才依依不舍一步三回头的重新迎客去了。    再说这枣姑娘,揣了金子并未走远。而是来到灵丝坊斜对面儿一酒楼内,跟堂倌要了张二楼靠窗的桌子,随手点了两盘小菜。透过一方四平窗,目不转睛地注视着下头门庭若市的灵丝坊大门。    金风玉露,天高云淡,街道上零星落着片片秋叶。    午后最晒人的日头刚过,金枣一眼便瞧见西边儿街头上来了群浩浩荡荡的两列侍卫,中间簇着顶漆红小轿。    “来了。”    金枣呷了口茶,盯得更为认真起来。    软轿落地,旁边儿一使婆子恭恭敬敬地伺候着轿里的金贵小姐,一步一莲花地缓缓走进灵丝坊。    金枣捏紧了瓷杯,感觉有些紧张。    好在只过了半炷香的功夫,那小姐便手执一柄团扇,浅笑吟吟地出来了。    她似乎对那团扇极为喜爱,在青葱玉指间来回翻看着,脸上充满惊喜之意。    金枣将一切尽收眼底,不动声色地起身留下些碎银,跟小二道了声“不用找了”便飘然而去。    她快步拐出此街,一路疾行,奔到了自家府邸的后门,直接隐了进去。    沈轻正坐在内房中的绣绷前,耐心地劈着绒线。    这一根寻常绒线须得均分成三十二份,要比那头发丝还细上几圈儿,才能浸染上不同的颜色,用“错针绣法”绣出流光溢彩之感。    这绣法针脚,就算亲眼瞧见了,再练上个十年八年的,没悟性天份的人,也断然完不成。    这是手绝活儿,与沈轻“骨针绣魂”的绝技并齐,名唤“针黹(zhǐ)”。    金枣立在门外,垂首躬身地轻唤了一声,“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