体坛之重开的苏神_884章 技术性复盘,新技术出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884章 技术性复盘,新技术出炉! (第9/11页)

的话尤其是过了60米后,波动就越发明显。”

    “那这个波动越小代表着什么呢,看看这一组数据,贝利破世界纪录时全程步频变化非常小,全程最大与最小步频仅差0.1步/秒,前10米就达到4.63,一直保持到30米,从30~60米他的步频上升到4.72步/秒,在最后的60~100米段步频又回复到4.63步/秒,。”苏神认真的看着大屏幕说道:“所以他的全程步频变化线几乎是一条水平线。”

    “那么我们要提出一个假设。相对其余选手来说,博尔特全程的步频是较低的,是否较低的步频能维持较长的时间,且不容易疲劳?”点了点鼠标,苏神道:“虽然博尔特是步频类型,但是因为生理条件的关系,他的步幅天生就很大,打个比方跑百米40.5步,别人跑49步,从能量分配角度,你只跑了他的80%左右距离。根据数据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我国运动员还是外国运动员,只要正确激发了六秒定律,那么基本上都会在自己的绝大多数运动员都会在第30-34步开始降速。如果你步幅大,27步就到60米了,那么你可能要80米以外才会进入前面说的生理自然降速阶段,如果你步幅小,32步才到60米,那么65米左右你就自然开始降速。由于神经系统的兴奋与抑制机制,人不可能长时间维持在一个很高的频率上,而在全程中只有通过升、降频率来完成百米跑,所以怎么稳定,成了一个关键。”

    “但又是不是步幅越大就越好呢?”苏神看着下面说道:“那肯定不是。”

    “因为即便是步幅,超过博尔特也不是没有,比如布隆菲尔德(百米跑过39步半)。如果你考虑人体的生理比例,看步幅指数,加特林,贝利.科尔,麦克.罗杰斯等等都比博尔特更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