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09章 无迹可循 (第2/10页)
已突破长江,直奔金陵而去的消息,麾下大将郝思诚担心地道:“晋王千岁轻敌冒进,若是万一有个什么闪失,折了我三军主帅那就糟了,我们莫不如弃了这芜湖城,赶去与晋王汇合吧?” 曹彬捋须沉吟片刻,摇头道:“湖口十万唐军毫发无伤,肆后,他们必会追来。如果沿途各城守军犹在,既可与之呼应,又可为之提供粮草辎重,那就抄了我们的后路,这羽翼,还是尽量剪除干净为好。至于晋王那边……” 曹彬微微一笑道:“自林虎子死后,唐国已无良将,而晋王所御俱是禁军精锐,麾下战将又个个身经百战,当不致遇到强敌,无需担忧。” 郝思诚蹙眉道:“可……咱们这样一路攻城拔寨地行去,几时才能与晋王千岁合兵一处?那可违背了官家在发兵之前所议的水陆合兵、齐头并进之计了。” 曹彬笑道:“战场上,瞬息万变,岂能拘泥不化。你只管听我号令,加速攻城。” 郝思诚不得再劝,只得唯唯称命,赶赴城下指挥攻城去了。 曹彬站在高处,望向金陵方向,若有所思地自语道:“晋王心急呀,他等不及我,更不会想现在等到我,我还是识趣一些,待晋王攻到金陵城下,再与他相会吧……” ※※※※※※※※※※※※※※※※※※※※※※※※杨浩仍然活着的消息,已经由赵光义派出快马,把消息传报京城去了。 杨浩死而副生的经过,就是以他自述的经历为蓝本,由书记官常辉整理润色之后拟就的,奏报中还提到了樊若水,立此大功,一个官家钦赐的官职是少不了他的了,樊若水虽在长江边上吃了两年苦,但是一步登天,得到了别人辛苦二十年也未必能拥有的成就,整天介一副心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