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六十五章 得失之间 (第2/4页)
还是会有所下降的...... 说到底,“人民战争”是为类似抗战时的中国这样贫弱(强国也不是不能用,只是价值相对有限,不用也未必打不赢侵略者。)但却人口众多(相对于侵略国来说)的大国量身定做的防御性战争策略,本来就不是“放诸四海而皆准”的普遍真理,而如果是人口稀少的小国,采用这个策略反而可能遭受彻底灭族的大祸,除非敌人被牵制住了不能出全力,或者顾忌国际影响而不敢像日德那样大肆挥动屠刀...... 而纳粹的镇压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犯下那么惨绝人寰的罪行也不可能没有代价,除了与英国彻底结下死仇之外,也给了盟军同样下辣手的足够理由,原本美洲还有一些国家(如阿根廷)亲近轴心国来,希望藉此摆脱美国的控制,但在美国人利用德国海军无力与自己正面抗衡、而空军又距离过远而难以发挥实力的弱点,毫不客气地派出海军和陆战队以雷霆攻势迅速登陆并横扫了爱尔兰岛,将爱尔兰总统等众多反英人士抓住枪毙或者关押,同时扶植起傀儡政府后,不但爱尔兰共和国被迫交还好不容易收复的北爱尔兰给英国、同时退出轴心国阵营加入盟国,而且也对其他国家起到了“杀鸡儆猴”的作用。至少在德国展现出保护它们的能力之前,那些反美反英的小国暂时都不敢妄动了...... 光复爱尔兰是罗斯福力排众议的结果,也被后世认为是一招稳住盟国阵脚和欧洲战局的妙招,但代价却也是极大的,由于海军主力一直滞留在大西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