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零五章 率先工业化(下) (第3/4页)
克/装甲车/自行火炮的野战军,怎么可能打得过装备了几近2万架飞机、同样多的坦克、而且即使兵力也不比中国少的苏联红军?何况即使不考虑双方技术兵器数量上的巨大差距,中国还不发达的工业与仍需改善的交通状况又能支持多少部队出境作战? 这些尖锐的质问句句在理,但却被伟人以“唯武器论”的帽子给压了下去,而胡卫东的建议也终于艰难地得到了通过。太祖应该是猜到了胡卫东的想法,但即使是他也没有想到,苏德战争开打还没多久,貌似强大的苏军就已经一溃千里,仅仅3个月不到的时间就超过了在抗战期间死亡、失踪总人数多达500万左右的中国,成为了二战中人员损失最大的国家。当然,严格来说,300多万苏军战俘暂时还没死,但是谁都知道他们当中的绝大多数人都很难活着离开纳粹的集中营。而除了苏军的500万永久性减员,这三个月里死于战乱的苏联平民也有好几十万人...... 但令很多人意外的是,虽然当初看似荒谬的预测神奇地应验了,但胡卫东此时却提出要继续对苏联示好。在胡卫东的建议下,中国政府作为中间人促成了《苏日互不侵犯条约》的签订,这样一来苏联就可以全力抵御德国人的进攻,而日军也可以将主要力量继续投入太平洋与美国海军争锋。当然,小胡子与美英领导人都给气了个半死...... 但罗斯福与丘吉尔有何反应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