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五百一十九章 战略武器(上)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五百一十九章 战略武器(上) (第4/4页)

先不惜一切代价把核武器搞出来再说,但从长远来看,根基不牢对于后来中国核技术的持续进步却造成了不小的阻碍。这里必须说明的是,二战时期的美国虽然也是不惜一切代价搞原子弹,但他们有的是科学家与财力,实际上是几条科技线一起开,所以并没有引起类似的负面效果。

    而且现在与冷战时期的世界不同,世界大战中的列强胆子远比和平时期大得多,如果像二战末期的美国那样手里只有一两颗原子弹,威慑力其实是相当有限的,因为中国与历史上二战后期的美国情况不同,美国当时仅论常规军力都已经天下无敌了,在此基础上再有了原子弹,心理威慑力自然极大,而现在中国的常规军力却还远远达不到那种程度,甚至连历史上六七十年代的新中国都不如,因此胡卫东认为,中国若想依靠核武器在二战中获得足够大的利益,就不但要原子弹,还需要有氢弹,而且一两颗根本不够,少说也得有十颗八颗才行......

    注1:其实如果加长火箭、甚至使用多级火箭的话,射程理论上是可以大大增加的,但因为工艺的限制,目前火箭口径还做不大,因而弹头也就大不了,威力自然有限(主要是装不下核弹头,即使有了早期的小型化技术,核弹头的体积也小不了。),硬要追求射程的话,性价比就实在太低了,毕竟随着火箭射程的增加,制造成本是呈指数上升的,中国毕竟还穷,不可能如此浪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