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四百四十四章 城市规划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四百四十四章 城市规划 (第4/4页)

.

    城市固然重要,但作为赤色党控制下最大的粮食生产基地,中原解放区的农村工作同样受到了胡卫东的高度重视。身为一个工业党,胡卫东之前一直都提倡大量建立国营农场,但当他自己主政之后却发现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国营农场要有较高的单产,要么机械化程度得高,要么农场工人的觉悟得高,或者说农场干部的素质要高。

    随着中原解放区工业化的飞速发展和部队的不断扩编,人才越来越往城市和军队集中,农村缺乏优秀干部的问题由此日益显露了出来,加之这两年里中原解放区的面积和人口飞速增加,摊子越来越大,国营农场在中原解放区农村经济中所占的比重因此日渐减小。此外,由于城市和军队肯定优先获得资源,燃油和电力的不足也极大地妨碍了国营农场的扩张和推广。

    由此,胡卫东很清楚地意识到,在这一次工业化热潮结束和抗战获得胜利之前,长远前景更好的农场化路线不得不暂时搁置,而必须先找一条更加适应目前中国国情的农村经济制度。

    胡卫东首先想到的是后世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种制度虽然也有不少缺点,但是对农村干部的素质要求极低,只要不太混账,靠着农民自己的努力就能获得不算太差的产量,看起来正好符合眼下中原解放区的现状,但胡卫东很快就意识到自己考虑不周,而将这个想法放弃。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