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三百九十四章 四道难关(三)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三百九十四章 四道难关(三) (第3/4页)

以从根本上解决,后来是直到改革开放引进了外资,并借此打开了国际市场,才最终将这个问题基本解决(注1)。因此80年代不惜一切代价地大量引进外资虽然没能像预期的那样“以市场换技术”(注2),但仅就解决了城市青年就业难题这一点,这一决策的正确性便不容否定。

    类似的问题在其他国家的工业化进程中也都不同程度地出现过,但却没有任何一个国家有中国这样严重,除了当时中国人超高的生育率之外,为新中国迅速完成初级工业化立下奇功的“技工速成法”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正是因为有了这一绝招,中国的工人队伍与城市人口才会在短时间内超出常理地飞速扩大,为日后的失业问题埋下隐患。相反,如果一开始是按部就班地慢慢培训技术工人,那么城市人口的增加相对要平缓很多,相应的失业问题自然也就容易解决得多了。

    但是即使明知如此,急切渴望中国迅速强大起来的胡卫东也不愿为了稳妥而牺牲发展速度,而是一直苦思解决未来失业问题的办法。胡卫东一开始的想法,是利用国际市场渡过这一危机,只要不像历史上那样同时与美苏两大超级大国敌对而难以大规模出口,同时还具有在国际上竞争力很强的出口商品,他的这一设想未必不能成功。但是作出大量培训日军战俘的决定之后,胡卫东却突然意识到,似乎还有一个更加取巧的办法,现在大量引进外国工人,可以解决目前国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