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六百三十八章 建材工业 (第2/4页)
.. 不过胡卫东记忆中的这种新型建筑因为是以钢结构为主体,所以存在着两个巨大的缺陷,一是成本高昂,二是怕火,虽然普通的火灾不太可能熔化坚固的结构钢,但是只要下层的结构钢因为高温而强度下降,整座大楼就有崩塌的危险,这方面远不如传统的钢筋混凝土建筑。不过即使如此,胡卫东对其还是相当看好,只要投入资金和技术力量加强攻关,找到比钢铁更适合的建筑材料,这种新型建筑的潜力是毋庸置疑。 建筑技术的巨大进步使得中国城市建设速度较之几年前加快了足有好几倍,这对于加快中国城市化、特别是解决城市人口住房问题无疑会有很大的帮助。要知道中国现在每年都有一两千万农村人口流入城市,再加上城市人口本身的增长,需要的新住房数量可是极其惊人的。不过光是建得快,却没有足够多的建筑材料,依然没法迅速建起足够数量的居民楼,好在由于中央的重视,这方面同样没什么问题...... 1941年中国水泥的总产量首次突破5000万吨大关,进一步稳固了世界第一的地位,而技术要求更低的制砖厂更是如雨后春笋一般在全国各地建立起来,以致于中央不得不三令五申加以限制,以免耕地遭到太大的破坏...... 好在建国初期中央政府对地方经济的控制力显然远非后世可比,在严打了一段时间内,情况就有了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