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四百四十六章 货币与税收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四十六章 货币与税收 (第3/4页)

货膨胀,只是因为有着国统区的法币和鬼子在沦陷区强迫百姓接受的军票作为反面参照,所以物价显得十分稳定罢了。而解放区的这种通货膨胀并不是自然出现,却是胡卫东有意为之,他虽然是个经济外行,但毕竟来自于信息爆炸的二十一世纪,深知通货膨胀只要幅度还在人民能够承受的范围之内,就反而可以刺激经济的发展,反而是物价普遍下跌的通货紧缩,对国民经济的危害更大。

    历史上国府一度就遇到过这种危机,当时国内市场通行的主要货币是银元,由于国际银价暴涨,导致国内物价普遍大跌,结果工厂生产的产品卖出去还收不回成本,商人也是不断赔本,可是借银行的贷款却还得要拿银元来还,一时间国内的工商企业纷纷倒闭,倒是银行家们从中获利不少,可是实体经济一垮,银行也难免要受池鱼之殃,一时间国内经济形势岌岌可危。为了渡过危机,当时的南京政府发行了法币并禁止银元在市场上流通(其实没能完全禁止),由于法币可以通过多印钞票来人为地制造通货膨胀,因此问题就迎刃而解,只是抗战爆发后国府财政吃紧,不得不拼命开动印钞机来弥补亏空,结果陷入了恶性循环......

    而有了国府的恶性通货膨胀这个教训,历史上的新中国政府不免矫枉过正,在改革开放之前的二三十年间物价几乎就没变过,老百姓的安全感是上升了,但是中国的经济发展却不可避免地受到了很大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