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七百八十四章 俘获水滴潜艇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七百八十四章 俘获水滴潜艇 (第3/4页)

到一个最快也得一年半后才能见效的项目,无疑是很不明智的。但是美国的雄厚国力还是让罗斯福决定双管齐下,在保持现有的潜艇部规模的前提下,开展对水滴形潜艇的研究,等其形成战斗力后,再逐步替代旧式的船型潜艇。这样做无疑会造成巨大的浪费,当今世界上大概也就有美国能有如此国力......

    比起见效较慢的潜艇仿制、人员培训与战术变革,美国海军俘虏那艘水滴形潜艇的更直接好处,其实是了解到了它的各项性能参数,从而可以针对性地制定一些战术和策略来对付它。虽然就连美军的技术人员也称赞德国水滴形潜艇的设计堪称完美,但是美国海军堪称世界第一的技术参谋还是找出了一些可以利用的地方......

    例如他们发现水滴形潜艇虽然水下航速奇快,但是由于蓄电池容量有限,这种高速状态下根本开不了多远,而通气管虽然可以令水滴形潜艇在水下航行的续航力不受蓄电池容量的限制,但是通气管本身也有很多局限性,完全可以善加利用......

    例如通气管承受不了太大的水压,因此通气管状态下潜艇最多只能开到几节的航速,其实与旧式船形潜艇并无太大区别,而且潜艇的潜航深度也受到很大限制,令其最大的优势——隐蔽性大大削弱。

    虽然德国人巧妙地利用安装在通气管顶端的雷达波探测器对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