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五百三十九章 苏芬战争(中)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三十九章 苏芬战争(中) (第2/4页)

清廉而高效的政府,国内不但经济高速发展,社会各阶级的差别也明显缩小,因而缓解了社会矛盾,赢得了国内人民的普遍拥戴。

    此外,苏芬边境人烟稀少,森林茂密,湖泊纵横,交通不便。但芬境纵深地区公路网发达,有数条铁路与边界平行,便于物资运输和兵力机动。而苏方一侧的卡累利阿地区是一片渺无人烟的荒漠,从列宁格勒到摩尔曼斯克只有一条与边界平行的铁路和两条通往边界的支线。加之苏军无论是人数还是重装备数量都远远超过芬军,因而后勤补给方面芬军明显占优。所以虽然对苏联的强大国力忌惮不已,但芬兰军队的总司令——传奇人物卡尔.古斯塔夫.曼纳海姆依然自信可以获得卫国战争的最终胜利。

    战争爆发后,双方的作战行动主要集中于在边境的四个地区,即卡累利阿地峡、拉多加湖东北、边界中部和贝萨谋(今称贝辰加)地区。其中战略要地卡累利阿地峡是苏联发动这次战争的主要目标,这里交通条件较好,有单线铁路4条和石质公路10条,可通向芬兰西北。

    地峡宽约100公里,地形起伏,车辆可以通行,但缺少便于远距离观察的制高点。武奥克萨河纵贯其间,水量充沛,多间以深水湖泊。维堡是该地的唯一一个小工业城市,也是过往苏芬边界的必经之地和最佳通道。而芬兰的曼纳海姆防线则是卡累利阿地峡的人工屏障,是苏军进攻的重点,也是最难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