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生抗战之军工强国_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昌级巡洋舰(下) 首页

字体: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五章 南昌级巡洋舰(下) (第3/4页)

得太大的突破,以致于胡卫东一度甚至担心直升机的发明会因为自己的干预而比历史上延后。好在与德国开展全面合作之后,不但中国的工业基础厚实了许多,更从德国引进了虽然走错了路但对直升机研制颇具参考价值的旋翼机技术,从而极大地加快了直升机的研制进度......

    1939年4月,西科斯基的研究小组终于成功地制造出了第一架具有实用价值的直升飞机vs-300,并在其后的一年之中连续取得多次重大突破,最终于1940年底,第一款定型的直升机“直-1”投入批量生产。“直-1”是双座直升机,最大起飞重量超过1200千克,巡航速度达到了115千米/小时,航程超过360千米,实用升限超过2000米。“直-1”可以搭载1名驾驶员和1名观察员。如果只带那名驾驶员,它还可以挂载1枚深水炸弹,从军舰上起飞执行反潜任务。看起来这款直升机似乎不错,但此时还不成熟的旋翼动力却使得“直-1”的可靠性一直深受诟病,而中国飞行员的珍贵更是限制了它的应用。直到后来使用燃气轮机的第二代直升机“直-3”上舰之后才开始受到普遍的好评并在各型舰艇上得到了推广,但那时二战已经进入尾声了。

    再说了,此时还只是1939年,因此胡卫东只是在南昌级重巡洋舰上面专门留出一个平台以供将来停放直升机。而相较于直升机平台,4架水上飞机及其弹射器的占地太大了,这么大一块面积空着实在是莫大的浪费,因此胡卫东在征询了德国军舰设计师的看法之后,决定在南昌级重巡洋舰的后部再加装一个主炮塔和相应的其他设施,这也使其一跃成为二战期间火力最为强大的重巡洋舰,即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