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五百一十六章 治理淮河 (第2/4页)
农民日夜奔走在数千里淮河的运输线上。 中央从东北、华北、中南各省调来了上百万吨的建设物资、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目前全国几乎所有的大型挖掘机,包括太祖在内的中央领导多次亲临淮河治理的一线视察,伟人和党中央这样关怀治淮工程,给工地民工们注入了无穷的精神力量。他们吃的是粗茶淡饭,住的是最简陋的草棚,报酬非常微薄。可他们毫不计较,几天几夜不休息,病了伤了领导不下命令都不能把他们赶出工地,许多人甚至为工程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对此胡卫东也深感痛心,但为了和西方列强抢时间尽快实现工业化,中国必须花最少的钱、办最多的事,为此不付出巨大的牺牲,是根本不可能做到的...... 经过一年的奋战,一条宽度与深度都接近黄河下游主河道的淮河干流河道及其两岸的大堤就奇迹般地建成了,当其与洪泽湖连上之后,这个害湖里多年淤塞不出的湖水顿时朝着下游倾泻而出,场面无比壮观。 恢复淮河下游的干流主河道、令洪泽湖的水有了出口之后,治淮工程就进入到了第二个阶段。这个阶段的工作重点主要有两个,一是围湖造田,一方面增大耕地面积,另一方面则减小洪泽湖的面积,这同时还顺便平整了土地,便于将其建设成机械化耕作的国营农场;二是广建引水渠和小水库,发展灌溉农业,让三省耕地尽快实现旱涝保收。与开挖主河道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