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
第四百三十三章 南昌级巡洋舰(上) (第2/4页)
有很大的问题,它不像齐柏林号航母那样已经完成了舰体,而要在中国从头建造,这就需要至少3万吨级的船坞,可是青岛的两个3万吨级船坞一开始还没建好,这就不免耽搁了一些时间。而其开工之后没过几个月,青岛那两个7万吨级巨型船坞也建好了(虽然工程量大得多,但受重视的程度也大得多。),2艘兴登堡级超级战列舰也随之同时开始建造,这就不可避免地要和这艘战巡争夺资源,而战巡的优先级无论如何也是比不过战列舰的,于是建造速度愈发缓慢。又过了两三个月,由于齐柏林号航母在演习中的良好表现,兴奋的小胡子当即决定再造几艘航母,虽然本土的建造计划由于戈胖子的反复阻挠和欧战的爆发而最终流产,但中国这边,胡卫东却立即点头同意将这艘舰体才完成了不到一半的战列巡洋舰改装成航空母舰,而这也就是二战期间德国建造(虽然在中国完成,但工程师、技术工人乃至关键设备基本都由德国人提供,称其是德国建造的并不为过。)的第二艘、也是最后一艘航空母舰——“彼得.斯特拉塞”号...... 比起帮德国人建造的战列舰和航母,那两艘可能会编入中国海军的重巡洋舰无疑更受胡卫东的重视,他的想法是,就算德国人最终出钱将其买走,咱们有了经验之后也可以自己再造几艘。与建造和维护费用都十分惊人的超级战列舰相比,标准排水量不过15000吨左右的重巡洋舰中国还是造得起、养得起的,而且重巡洋舰也不会像战列舰那样在战后被迅速
上一页
目录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