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0543章 流动性 (第4/4页)
匠。” “为了防止人员流动,朱元璋规定:只要离开家乡百里,必须持有当地官府开具的路引,否则就要重惩。没有路引而出门的,最轻也要被打八十板子,如果胆敢偷渡出境,直接判处绞刑。” “在我们的计划经济时代,你要从一个城市到另一个城市,要有介绍信,没有介绍信,你坐不了火车,也住不了旅店,也就是说没有介绍信你哪也去不了。” “这种路引制度,很好地规范了社会,不能简单地评判是好是坏。” “如果仅从经济发展的角度讲,这种管理对经济发展是一种抑制。” “我们的人口管理,从春秋战国,到两汉,到魏晋南北朝,到隋唐,到宋朝,大体都是很松的。到了明朝,官府把人口管得死死的。因此,中国的经济从明朝开始就走下坡路。” “从思想上,宋明理学把人的脑子禁锢得死死的,从身体上,人口管理把人双脚捆得死死的。这样的社会,怎么会有发展?” 讲到这里,汪俊突然反驳:“我们的计划经济时代,照样有人口流动,而且是世所罕见的人口大流动!而且是两次!一次是知识青年上山下乡,一次是红卫兵大串连。红卫兵大串连长达十年之久!请问,他们给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 教室里的人此时,精神十足,这一场挑刺与反挑刺,太刺激了! 江寒说的到位,而汪俊的反击同样精彩! 知青下乡、红卫兵大串连,这种规模巨大的人口流动,给当时的经济发展带来了什么?孤照的官途无疆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