字体:大 中 小
护眼
关灯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
第2766章 (第4/4页)
装力量,这可不是户部能拿捏得了的对象。那么在整个漕运体系中,最容易处理的自然便是那些没有正式官身,包括粮长在内的民间徭役了。 于是在经过协商之后,户部与漕府达成了一致意见——此次漕粮折损颇大,原因便是解运人员在运输途中没有做好损管工作,应当承担主要责任。相关人等先就地拘捕,由漕府衙门酌情判处苦役刑期。等下次有漕粮征解任务之前,再设法从当地找一批倒霉蛋出来当粮长。 好在此行的漕军中有一名百户是与曹崑有些私交的老乡,暗中将消息通报给他,让他赶紧溜。参与此次解运任务的十余名粮长,曹崑是唯一一个得到消息,并且赶在官府动手之前溜掉的人。 曹崑在北方举目无亲,又担心被漕府衙门通缉,所以从天津逃亡之后也不敢直接走官道南下。先是沿着渤海湾绕了一大圈,然后去到了海汉控制下的登州府,在福山铜矿当了几个月的矿工。攒了点钱之后,才在今年春节前从芝罘港乘船回到了南方。 曹崑担心漕府仍在追捕自己,甚至连苏州老家都没敢回去,便来到杭州谋生。此时东海大区已经全面接管杭州府,漕府衙门再怎么厉害,也不敢随意跑来海汉地盘抓人,所以这边对他来说还算相对安全。 曹崑知道此事再向大明的官府衙门举告已经无用,但他也不甘就此背下这口黑锅,于是便找到海汉官府,将自己的经历和盘托出,希望海汉能为他洗清冤屈。
上一页
目录
下一章